近两年网上有很多人黑国产的采棉机,吹捧国外的,他们说国产采棉机造出来没人买,外国的500万元一台,中国的只要140万元一台,便宜300多万都没人要,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咱们先要弄清楚,这些人为何需要这样说。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抹黑中国棉花产业失败,转而攻击整个产业链的其它部分,不出意外的话,以后还会有人黑中国的棉花育种、棉花纺织机器等等。
中国棉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太强了,导致欧美非常嫉妒,特别是我国的新疆棉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很高,新疆长绒棉质量要比普通棉花好很多,很多高端服装制造企业只认新疆长绒棉。
2023年,我国棉花总产量有580多万吨,其中新疆出产了511.2万吨,这些棉花做成衣服,即便是我国有14亿人口也穿不了这么多。
产量的持续不断的增加,是科学育种加规模化种植的结果。在2010年以前,新疆棉花很多地方还是手工采摘,效率低人也累。与欧美所说的强制劳动不一样,当时有很多内地人专门坐火车到新疆去摘棉花,在那时摘棉花是一个抢手的活,勤劳一些一个月就能赚上万元。
2008年,总共有9.6万人去新疆采摘棉花,这些人的食宿都由新疆本地承担,这就让新疆棉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了,当时新疆和丰县棉花一亩的种植收获成本是956元。成本高了棉花价格就要提高,这会影响中国整个纺织业,因为棉花和粮食作物一样对价格很敏感。
当时有种植户算过,棉花的种子、化肥、农药这些需要450多元,承包土地用水需要100元左右,而人力成本也需要400多元,几乎占到了一半。
当时美国已经实现了棉花从播种到采摘的全自动化,什么都用机械来操作,人力成本很低。而我们的新疆棉花为了应对美国棉花的冲击,在国际市场上只能压价售卖,利润比美国少很多。
当时美国生产棉花采摘机最好的是约翰迪尔农机公司,他们也瞄准了中国市场,起初美国的采摘机卖给我们,定价大约是100万美元一台,后来降到了70多万美元。即便这样,中国棉花采摘机市场70%的份额都被约翰迪尔给垄断了,而新疆棉田里几乎见不到其它品牌,百分之90以上都是此公司生产的机器。
中国的棉花采摘机是在2018年开始崛起的,当时约翰迪尔的采摘机也没什么大毛病,一直在更新换代,效率和可靠性也很不错。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价格太高了,新疆的种植户负担不起。
这家公司还非常狡猾,知道在中国本土设厂的话技术会被中国得产业工人给学去,于是他们只出口整机,全部在美国生产。最可恶的是,美国人还搞双标,同一个机型,在欧洲售卖只要60万美元,在我国差不多要80万美元,而且售后服务基本上没有。拿现车还需要加价,加多少由他们说了算,不服的话就别用,因为他们处于垄断地位。
正当约翰迪尔认为能拿捏中国时,我国政府开始给大型农机打钱注血,买大型棉花采收机最高可拿60万元补贴。消息一出,国内各大研发单位和农机制造商摩拳擦掌,都在这样的领域开始发力,3年后我们生产制造出了6款不输于约翰迪尔的棉花采摘机。
这下约翰迪尔公司傻眼了,2019年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被拦腰斩断,只有26%。他们输不起,于是给美国政府政治献金,2020年整个欧美的媒体火力全开,炒作抹黑新疆强迫劳工采摘棉花。美国还搞出了很多法案,禁止使用新疆棉。真相是什么,欧美自己最清楚,约翰迪尔此公司也清楚。
我们的采棉机在每小时7.1公里的行进速度下,采净率为97%,比国外同行高出3个百分点。最关键的是价格实惠公道,买一台国外机器的钱,能买三台国内的采棉机。国内的售后服务还贴心,几大农机生产商在采收季派人现场维护,各县级行政区都有驻点,坏了打个电话立马过来维修,这点比欧美傲慢的售后服务强了不知多少倍。
如今,中国产的棉花采摘机还在升级,柴油发电、全电推进、无人驾驶成为下一代采摘机的主流技术。油耗更低、智能化水平更高、零部件更少的国产采棉机不仅在国内大放异彩,还走出国门,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口了54台采棉机,成交额达数千万!
买一台回来,开到车间全部分拆成零件,一件件模仿,总有成功的一天,至于专利去他的!
夺命大火多由当事人无视安全、各防控环节失守导致。今年1月发生在江西新余佳乐苑临街店铺的火灾事故造成39人死亡,9人受伤。记者跟随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独家获取了事发现场的视频,通过影像分析还原了这起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经过。
界面新闻记者 赵孟界面新闻编辑 刘海川近日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各省份中人口数据中,黑龙江省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92‰、9.84‰、-6.92‰。
对话撞劳斯莱斯的湘籍货车司机儿子:车祸后有人贬低父亲抬高女车主,但结局很好
11月8日,“货车撞上劳斯莱斯”事件的另一方,货车司机老李通过其抖音账号发布视频,视频中,老李坐在货车内向广大网友谈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自己是11月4日,撞上劳斯莱斯的货车司机的老李,感谢朱小姐一家对他的大爱和包容。老李自1997年来到广州,打拼到现在已经有近30年。
立冬,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朔风渐起,草木凋零深秋的浓郁还未消尽冬,已翩翩而至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逐渐缩短正午太阳高度持续降低还也许会出现寒潮和大幅度降温立冬是秋冬季之交饺子即来源于“交子之时”因此有了立冬之日吃饺子的习俗一韵冬色 留白生活的想象万物封藏 只待美好的绽放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将用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11月7日6点19分49秒。1生理养生:早睡晚起,保护阳气,养护精气。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安徽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安徽省转办第二十批信访件
10月20日起,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安徽,开展为期1个月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截至11月9日9时,我省收到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的第二十批群众信访举报件105件,涉及环境问题105个。
11月7日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之日开始,冬三月正式拉开帷幕。很多人都听过,老人过冬是个“坎儿”。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变弱,抵抗力较弱,气温的骤降以及冷风的侵袭非常容易造成原有疾病加重。因此,老人更要注重冬季养生。
在短短五天的时间里,有六位知名人士相继离世,令人唏嘘不已。这六位知名人士中,有几天更是出现了同时有三位离世的情况,令我们倍感痛惜。那么这六位离世的知名人士中,有哪些人呢?并且他们又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那么他们又是怎样的人呢?难道说造成这些人的离世原因是由于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