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崖州湾科技城园区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创新要素加快集聚,为引导创新资源有序流动、集聚,力促产业融合、功能互补和梯度转移,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6月28日,崖州湾科技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活动在崖州湾科技城创新研学谷教学区南楼9楼路演空间顺利举办。
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主任郭鹏、亚洲发展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彭真怀、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科技研发部部长彭桂华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共吸引海南新智合科技有限公司、神芯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中健智康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海南)有限公司、海南苋多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亚农臻农科科技有限公司、三亚易阔农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三亚武理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同凌科技有限公司8家企业的项目参加路演,主要涉及智慧农业、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
路演项目报告环节,脑接口专用芯片开发及推广应用、低慢小目标群智协同察打关键产品落地应用项目、旋转活塞燃气轮发电组成果转化项目、MOWA 智巢数字大健康数据生态服务平台、中华籽粒苋全产业链项目、农臻-县域有机农业服务商和无人机智能化精准化农作物植保的解决方案8个项目方代表上台进行项目报告,介绍了项目自身特色、商业模式、发展计划、远期回报等优势和项目融资需求。
来自不一样的行业的点评嘉宾从项目推广、投融资、成果转化等方面对项目方代表进行了提问,进一步探索项目的进展情况,深度挖掘项目需求,帮助路演企业深度分析项目情况并提出指导性建议。
签约仪式上,中建智康健康产业发展(海南)有限公司与上海春泉股权投资基金中心签约合作,海南苋多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天乙祥(海南经济特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三亚武理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签约合作。
本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创新项目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还为项目方与投资者之间的对接创造了机会,推动资本与项目的有效结合,实现互利共赢,一同推动科技城的创新发展。未来,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将提供更友好的政策环境,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该活动由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主办,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承办,海南蓝泽智谷运营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协办。
目前我国此类基板材料严重依赖进口,项目团队自2012年起,先后承担2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与电科集团相关应用单位合作,开展了进口替代攻关研究并取得成功。2019年承担基础研究重点项目,针对装备逐步发展,开展了新型复合介质基板研制工作,形成了从原料到材料设计乃至制备工艺完全自主的技术体系,贯通了基板研发与制备全周期,突破了PTFE基复合介质基板技术垄断问题。
由于脑机接口领域发展时间短,而芯片开发又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迭代,目前,国内外可选的芯片种类非常有限且国外芯片面临断供风险,国内商业化的脑机接口专用芯片仍然空白。本项目针对这一点进行切入,项目负责人具备多年脑机接口专用芯片开发经验,具备充足的技术储备,本项目研发的高通量神经信号采集及调控芯片、脑机接口无线传输专用射频芯片一经推出,将有望迅速抢占国内市场,而下游脑机接口领域企业、神经调控设备企业、研究所、高校均为神芯科技的潜在客户。
依托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海洋先进技术研究中心多源低可观目标探测示范平台的优势,服务国家深远海战略,能够更好地建设深远海及岛礁鸟情信息系统,推进民航机场科学探鸟防鸟驱鸟,提升飞行安全水平。联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及动物科学学院,多源融合学科交叉,形成国内首个面向鸟击防范多学科,“探、识、驱、治、评”综合研究团队,从科学问题上研究,从技术上突破、从工程上研制形成一套完整全面科学的鸟击防范综合解决方案。目前已应用于多个机场鸟击防范项目中。
项目原创技术的旋转活塞燃气轮发电机组融合了发电设备和动力设备的优点,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发电与动力驱动一体化设备。效率和价格等同现有往复式活塞发动机但体积重量不到其1/2;体积重量与航空发动机相当但效率高出40%,价格降低到20%。燃料适用性很强,填补国内外市场空白。成果适用于船舶领域全电力推进船舶、混合动力船舶、混合动力水下潜航器等、新能源领域增程式电动汽车等领域,应用前景很广阔。
MOWA价值共生系统是基于 Web3.6 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数据要素化管理系统和数据资产化交易体系共同构建的生态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大模型,深度解决企业和商户增量增值的发展痛点。MOWA智巢数字大健康应用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MOWA价值共生系统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实现医疗健康产业的智能化和创新发展。在健康管理、康复理疗、健康检测等服务领域,实现健康类产品的智能化和创新设计,通过用户数据收集,并由AI算法进行精准个性化的信息储存及解决方案全流程监控、执行、调整,实现了大健康行业垂直细分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和创新发展。并充分拉动市场增量,构建大健康企业或商户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及数据要素化、数据资产化生态服务。
乡村振兴独角兽项目;“卡脖子”工程;高值开发中华籽粒苋彰显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华籽粒苋为高产耐旱粮食、饲料、蔬菜、药草、景观等多用性一年生作物,是我公司科技工作人员通过19年研发,成功从苋属Amaranthus植物中进行选择培育,运用轮回杂交育种技术,多轮迭代培育出的新型籽粒苋国内原生品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取得国内领先的成绩;实现了种业“芯片”上的飞跃;目前,中国作为世界饲料生产和消费大国,以自主创新研发新型籽粒苋蛋白源,降低和逐步替代对大豆蛋白的依赖,战略意义重大。我国每年需求4.6亿吨饲料蛋白,籽粒苋富含18%~32.1%的高蛋白资源,可完全取代进口大豆,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中华籽粒苋以其高蛋白、高产量、高价值及其普适性在我国全力发展,也必将逐步替代豆粕和苜蓿在饲草和饲料中的地位,成为新时代“牧草之王”及“未来食品”。
本项目致力于县域有机农业技术服务的创新与推广,针对县域有机农业长期规划不足、有机肥质量差、有机栽培知识匮乏等痛点,本项目提供有机农业评估与规划、资源中心建设及技术培养和训练等服务。服务领域覆盖土壤改良、生态平衡维护、有机产品生产与销售,同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培训以助力农户和企业提升有机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对有机农业的扶持和推广,我们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努力为建设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环境贡献力量,满足市场对健康安全农产品的需求。
本项目旨在将AI农作物表型特征监测模型结合到先进的植保无人机技术之上,在农作物关键物候期预测病虫害高发区为植保武器装上”眼睛”和“大脑”对影响作物健康生长的病害、虫害、杂草等客观因素进行智能化精准化的打击。本项目的核心优势为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且人员稳定的团队并成立了以农业人工智能为主营业务的三亚易阔农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司共有六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的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海南专项研究生以及三位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植物保护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