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邛崃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一直在优化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在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鼓励企业组织关键共性技术探讨研究与开发,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协调合作,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近年来,我市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在成都天坤盖业有限公司,水井坊·臻酿八号瓶盖生产数字化车间,记者见证了一枚瓶盖的“数字化之旅”。一方面,经自动化注塑成型、外观处理、二维码添加等工序,一只普通瓶盖“摇身一变”成了防伪瓶盖,另一方面,经内码、外码扫码合成拍照后,酒瓶盖形成了唯一的“身份”号码,不仅包装更美观,还方便后期每瓶酒的溯源核查。
据公司工程部部长夏崇飞介绍,“车间建成后,公司产品生产效率增长150%,设备综合利用率增长20%,销售增长率1694%,产品不良率降低92%,单位产品成本降低11%,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在四川金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屠宰数字化车间生产线上,干燥机、燎毛炉、清洗抛光机、劈半机器人等现代化设备应有尽有,生猪屠宰、分割到成品,每一环节不能离开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设备和技术。
据了解,该车间通过引进国外先进马瑞奥屠宰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控制与检测装备等数字化设备建设,融合“ERP+MES+生产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将金忠人工转型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劳动,形成了“客户的真实需求特征的数据分析+产品柔性智造+物流溯源+售后服务”的闭环技术路线,实现了生猪屠宰车间数字化转型升级。
金忠食品车间负责人陈涵升介绍,自动化车间建成过后,不仅将产量提升到了370头每小时,还攻克了传统生猪屠宰行业数字化程度低下、人工密集度高、产品溯源难、智能分析能力弱等相关的问题。
数字技术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广泛应用,正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未来的发展步伐。
2023年,成都市开展第二次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工作,成都天坤盖业有限公司、四川金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榜。如今的邛崃,慢慢的变多的企业正加速“智改数转网联”,通过流程再造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创新力。
喷枪加热、拉丝成型、点痕印字、高温处理……在成都市金鼓药用包装有限公司立式安瓿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机正在进行玻璃安瓿的制作,整个环节只需一两个工人就可以完成,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
成都市金鼓药用包装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玻璃药包材的企业,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理事单位,年产无色玻璃药用管达43000吨,棕色玻璃药用管7000吨,安瓿30多亿支,管制注射剂玻璃瓶、管制口服液玻璃瓶30亿支,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年出售的收益达5亿元。
日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成都市金鼓药用包装有限公司位列其中。
位于邛崃市绿色食品产业功能区的成都川力智能流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二分厂机加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戴着口罩有序作业,20余台智能机器飞速运转。经过8至10秒,八道工序次第完成,一个小口径阀门的主要配件就此下线。
记者了解到,川力智能产品有蝶阀、闸阀、加密消防栓、不锈钢管材管件、智能表等市政供水供气设施,以及燃气调压装置、公共机构直饮系统等系列,大范围的应用于城镇管网供排水、公共机构直饮水、城市燃气调压、石油化学工业等领域。
投资3000多万建设的二分厂,是川力智能数字化工厂的标杆,也是公司传统制造升级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一个典范。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保证了产品质量更优、生产效率更加高。该工厂的机加、装配等车间,年产量可达到1000万台。作为一家集流体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贸易、投资运营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川力智能于2021年就已被工信部授予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四川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建成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创新创业平台60余家。
邛崃市将始终把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抓手,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通过体系化培训、投融资对接、政策申报指引等全方位服务,推动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助推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邛崃建设成都西部区域中心注入动力、增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