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简单来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造成细胞突然死亡。
端午假期,跟家人、朋友聚在一起打牌,或者坐在电脑前玩几局游戏,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休息、放松方式,但你知道吗?当我们长时间久坐不动时,腿部肌肉收缩减少,下肢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就有一定的概率会停滞,如果再加上饮水量不足,血液浓缩,容易集结成块状,如果本身又是高危人群,如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人群等,就非常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一般发生在下肢的静脉血栓,可出现患肢肿胀、疼痛。在慢性期,有极大几率会出现患肢沉重、静脉曲张、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等,甚至形成溃疡经久不愈,但也有不少病人并没有明显症状。
这种危险血栓还有脱落风险,并且有一定的概率会顺着静脉血管一路回流到心肺上,引发致命疾病“肺栓塞”,在心脏内科“猝死排行榜”上,肺栓塞排在第三位。
2.如果是外出旅游,需要长时间坐车、高铁、飞机,不方便站起来活动,可以做做勾脚、踮脚尖等动作,活动脚部和下肢,途中应适当饮水;
积极控制已经患有的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定时进行血管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端午假期,少不了跟家人、朋友聚餐。虽然大吃大喝能够完全满足自己的味蕾,看上去很放松、解压,是很多人大部分会选择的“休息”方式,但要小心胰腺“罢工”。因为暴饮暴食是胰腺炎重要诱因之一,如果再加上大量饮酒,那更是“雪上加霜”了。
端午节少不了吃粽子,粽子主料是糯米,吃多了不太好消化,并且含糖量、升糖指数也比较高。所以每天吃粽子别超过3个(50克/个)为好。粽子能代替主食,吃粽子时要记得相应减少其他主食摄入量。
吃饭时,进餐顺序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蔬菜—肉类—主食”,更加有助于控制整体热量以及稳定血糖。
端午放假,有的人选择通过玩手机来进行休息、放松,比如看看朋友圈、短视频。尤其是短视频,内容简单、曲调明快、节奏动感,能持续、高强度刺激视觉、听觉,引发大脑分泌大量多巴胺,让人沉浸在越看越刷,越刷越看中。
但其实,这种刺激会逐渐拉高大脑对信息刺激的耐受限值,原本能让你快乐一整天的“剂量”很快就不再起效,你只能加大“剂量”以维持这种体验,或者因为被迫“戒断”而痛苦难耐,甚至影响你的情绪感受和行为模式。
2023年5月,发表在《美国老年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长达17年的研究表明,每天上网的时间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率呈U型关系。即每天上网0.1~2小时的人,老来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最低;而每天上网6~8小时的人,风险最高。
即观看电子屏幕20分钟后,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20秒以上,并且不要在黑暗的环境中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的屏幕使用时间(包括手机、电脑、电视等)建议还是不要超过6个小时,青少年应尽量控制在2小时以内。
不要瘫在沙发上、躺在床上玩手机,否则既伤害眼睛也伤害颈椎、腰椎。应保持坐姿,以水平角度看手机,让眼睛处于比较松弛的状态。看手机的距离,一般50厘米左右为宜。
睡觉前持续盯着感兴趣的网络内容看,会刺激大脑兴奋,即使放下电子设备,也不能马上入睡,长此以往会打乱睡眠规律,建议睡前两小时就不要再碰电子设备。
如果前一天晚上因为玩手机而影响了睡眠,第二天想睡懒觉,也不要睡太久,比平时晚起1~2小时即可,否则可能越睡越疲惫,还会继续影响晚上的睡眠,持续几天,生物钟就被打乱了。
进餐顺序建议选择“蔬菜—肉类—主食”,更有利于控制整体热量以及稳定血糖,吃粽子每天别超过3个(50克/个)为好。
建议成年人每天的屏幕使用时间(包括手机、电脑、电视等)最好别超过6个小时。
郴州新闻网投稿 民情直通车联络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