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复产后的第一瓶“全华酱油”正式下线岁的黄绍龙露出了笑容,这位在四川乐山全华调味品有限公司(简称“全华公司”)工作近50年的老工人开心得像个孩子。
全华酱油,是一个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公司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叶。《乐山简史》显示,1929年,为日本酱油在中国倾销,范旭东在南京创办全华酱油公司,产品畅销南北成为知名品牌。1937年,全华公司西迁乐山,之后历经变迁一直留在这里,“全华”商标一直使用至今。
进入2000年以后,全华公司因种种原因两度停产。其间,2010年曾一度恢复生产,但因市场变化发展艰难,2018年再度停产。这一次,是全华公司时隔6年后再次复工复产。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在乐山全华公司厂区看到,一个个发酵池里的酱料正“酝酿”美味,自动化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全自动灌装机不停地灌装酱油,工人们忙碌地检查着标签和喷码。该公司副总经理余越洋称,“目前,全华公司生产的酱油已重新上市,醋和豆瓣酱还在发酵当中,成品也即将上市。”
历经百年变迁,“全华酱油”再次重生,背后到底经历了什么?这次复工复产有哪些新变化?在眼下的市场环境中又将怎么样应对?对此,红星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入走访调查。
全华公司,位于乐山市市中区大佛街道境内的岷江之畔,距离乐山大佛景区南游客中心仅1500米。
2月28日,红星新闻记者在该公司发酵生产车间看到,一个个发酵池里,各类酱料正在发酵“酝酿”美味,工人们不停地搅拌,浓郁的酱香味扑鼻而来。
在酱油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全自动灌装机正在生产瓶装酱油,生产线上的工人检查着酱油标签和喷码。随后,包装成型的一瓶瓶酱油将被打包装箱,发往本地商场超市以及全国各地。
“目前,全华公司生产的酱油已重新上市,醋和豆瓣酱还在发酵当中,成品也即将上市。”全华公司副总经理余越洋告诉红星新闻,该公司于2018年停工停产,直到去年12月26日,第一瓶酱油的下线标志着公司全面复工复产。
作为一家老字号酱油厂,全华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叶。公开出版的《乐山简史》显示,1929年,为日本酱油在中国倾销,范旭东在南京创办全华酱油公司,产品畅销南北成为知名品牌,甚至还远销南洋。1937年,全华公司西迁乐山城区。
余越洋称,当时,全华公司西迁乐山,主要是考虑到四川乐山附近黄豆、小麦和玉米资源很丰富,而且水陆交通便利。迁到乐山后,公司更名为“全华酿造厂”。近百年来,“全华”商标一直使用至今。
在全华公司厂区,至今保留着一块“中华老字号”的牌匾。余越洋介绍,全华厂史记载,“中华老字号”称号是1999年由当时的国内贸易部授予的。后来,“全华”还先后被四川省、乐山市商务部门授予“四川老字号”和“乐山老字号”称号。不过,因种种原因,没有提交“中华老字号”和“四川老字号”的复核材料而被取消相应称号。目前,全华还是“乐山老字号”。
除了官方的认可,“全华酱油”也一直存在于不少乐山市民的记忆中,尤其是那些年长者的童年记忆中。
“我们经常调侃‘娃儿都会打酱油了’,说明孩子长大了。”在市民蒋先生的记忆中,以前酱油都是零买零卖的,做饭时酱油没了,父母常常让孩子拿着瓶子到商店临时买,要多少酱油就打多少,这就叫“打酱油”。“那时候我们去打的都是全华酱油,酱香味很浓,现在想起来依然是满满的回忆。”
在近百年的时光中,全华公司也几经变迁。据全华公司厂史记载,1954年,全华公司实行公私合营,后来合并四川省内多家酿造厂,总实力不断壮大;1969年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更名为乐山市全华酿造厂。
“全华迁到乐山后,我父亲就在厂里干,直到1971年退休,我又顶班进了全华。”今年72岁的黄绍龙,是全华公司的一名老员工,干了近半个世纪。对公司的每一步发展,他可谓了如指掌。
黄绍龙回忆,2000年,全华厂成为股份制企业,更名为全华调味品有限公司,“那几年生意都还不错,一个月有上百万元的产值。后来,公司在现址买了土地准备搬迁。”
“但当时职工间有不同意见,很多工人不愿意搬过去继续干,认为上班太远了。”黄绍龙介绍,直到2005年5月,全华公司停产歇业,职工全部解散。随后,全华公司易手给乐山某食品公司,于2010年在现址重新修建厂房。
当时,作为老车间主任和原全华公司董事的黄绍龙被请了回去,参与车间设计及恢复生产等工作。2010年10月,停产5年多的全华公司恢复生产。
然而,这一次的复产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成功,仅仅维持了几年。对此,黄绍龙也有些遗憾,“毕竟停产了将近6年,原来的市场早已被其他同种类型的产品占领了。”复产后,公司发展很艰难,没过几年又被另外一家公司收购,但公司运行发展依旧没多大好转。直到2018年6月,全华公司再度停产。
天眼查显示,2023年6月,全华公司由四川顺城盐品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目前,全华公司由四川省盐业集团自贡有限公司100%持股,成为川盐集团三级子企业。
“2024年7月,我们进场的时候,厂区里杂草丛生,很多地方的厂房和库房也漏雨,破败不堪,一些机器已经锈迹斑斑。”余越洋介绍。
川盐集团进场后,全华公司很快完成了水电气维修调试、厂区建筑与生产车间维修与翻新、生产设施设备维修试车、生产供能车间的改造和产品试生产;并对厂区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新建酱油晒场和污水处理车间。
在此期间,乐山市中区大佛街道通过专班服务、靶向施策,帮助全华公司全面复工复产。大佛街道办事处主任周奇鹏向红星新闻介绍,仅一个月时间就协助企业办理完所有证照,帮企业梳理各部门对应优惠政策,确保应享尽享。
已年过七旬的黄绍龙再次被请了回来。作为一名“酱二代”工人,听说全华公司要复工复产后,他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毫不犹豫地决定回厂,帮助公司翻新维修、调试设备、试生产等。“‘全华’是很多乐山人儿时的一份酱香记忆,不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没了,必须要延续下去。”
黄绍龙回忆,上世纪70年代全华酱油一年产量有2000多吨,80年代时一度达到了3400多吨,除了酱油还生产味精、豆瓣等,可谓是乐山及周边家喻户晓的品牌。如今,在黄绍龙的带动下,一些原厂的工人也相继回到全华公司上班。
此外,大佛街道办事处也积极帮企业进行招工和人员培训等,推动企业产能恢复率达100%;春节期间还协调落实乐山大庙会市中区展位,全华带着“儿时酱香记忆”又出现在广大市民和游客面前。
副总经理余越洋表示,2025年,公司预计酱油年产量可达2000余吨、醋年产量80余吨、豆瓣酱年产量200余吨、鸡精年产量100余吨、味精年产量600余吨。2026年底,公司准备重新申报“四川老字号”,如果一切顺利,2028年底再重新申报恢复“中华老字号”。
“很多乐山人对‘全华’有着别样的情怀,现在川盐集团进入后,全华肯定会发展得慢慢的变好。”在周奇鹏看来,全华有着近百年的悠久历史,街道还将协助企业申报非遗,以后公司发展壮大了,如果要扩产搬迁,原址还可以打造成研学等文旅项目。
周奇鹏介绍,大佛街道还计划在茅桥、凌云片区建立种植基地,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模式,通过村企合作实现大米、大豆、辣椒等优质原材料持续供应,并将积极协调商务部门、旅司在各类商超及景区设立特色商品展销点,拓宽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全方面提升各种类型的产品销量,力争年内培育发展为规上工业企业。
一块老招牌就是一段传奇,一个老字号就是一笔财富。乐山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只有坚守匠心工艺、不断的提高质量水平,把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老字号企业才能焕发新生机、散发新魅力,希望见证历史、承载记忆的全华能够乘风破浪走得更远。
现在的食品调料参加很多添加剂,食用添加剂多年之后人体会如何?转基因食品,添加剂食品,科技食品,这样的食品会一步步对下一代下一代如何?希望国内多一些良心企业,像胖东来一样。国民有强健体魄,代代强大!
全华,取保全中华之意,1929年诞生于南京,因抗战西迁乐山,至今仍保留全华商标。这是真正的老字号,也承载着百年风云与变迁,重生挺好的[赞][赞]
AG600是我国大飞机家族三兄弟之一,另外两兄弟是C919和运-20,这三兄弟术业有专攻,C919负责商业载客飞行、运-20负责战略作战运输,AG600则负责应急救援。自2016年总装下线飞机历经十年技术攻关与试飞验证,已成为航空强国的标志性成果。
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他们跟美国客户签署协议时,对方支付了30%的定金;而同规格洗衣机、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能达到70%。因此,即便美国客户违约,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
#票房 消失术?上海一影院偷瞒《#哪吒2 》票房逾25万 #上海dou知道
仰望U8加长版来啦!#仰望U8L#仰望U8#2025上海国际车展#2025上海车展#璐鹏陪您看
日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文提醒,按照广州市往年流行特点,广州市在4-6月份会出现猩红热季节性流行高峰。
沈女士反映她给丈夫买了一双鞋子,穿了没几次开裂了,这双鞋如何正确地处理,她跟商家没谈好,鞋子已经放在店里一年时间了。湖州市吴兴区浙北购物中心五楼有家MLB服饰店。去年1月28号,沈女士来这给丈夫买了双鞋子,价格1039元,当时退了一只包,抵扣了699元最后实付340元。
终于见面了,就15分钟,但很意味深长。在参加教皇葬礼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终于见了一面。15分钟,在梵蒂冈一个空阔华丽的大厅,一对一坐着。
还可领取就业见习补贴。每人每年最高30240元!补贴条件:用人单位每月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80%的标准对见习人员支付工作补贴。
当上法院院长后,她的办公室和休息室合计68.7平方米,超出规定44.7平方米
据通报,2022年4月,都学敏任长垣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后,配备、使用的办公室和休息室面积合计68.7平方米,超出规定44.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