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8月16日报导,为避免塑料对环境形成污染而打开的世界塑料污染管理商洽,于15日宣告完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下设的政府间商洽委员会(INC)未能就公约草案达到共同。继前次在韩国釜山举办的INC会议后,这是该商洽再次被推延。15日清晨,商洽委员会主席巴尔迪维索发布批改草案,但代表们在塑料出产约束等要害议题上的不合仍未能化解。
“关于两边态度仍旧存在巨大距离,咱们深感绝望,这份批改草案没有办法取得认同。”在将原定14日完毕的会期延伸后,绝大多数国家在15日清晨从头举行的全员会议上正式表态“不予赞同”。
关于15日发布的批改草案,“缺少中立性和包容性”“不具可行性”等批判声接连不断。也有代表对商洽流程(如透明度和功率)提出质疑,理由是草案在巴尔迪维索主席与各国代表团进行非正式商量前仅15分钟才发布,且会议组织的介绍不行充沛。
即便这份批改草案也未写明有关塑料出产约束的详细条款,仅在序文中指出“当时塑料出产与消费水平不行持续,且已超出废弃物处理才能,估计还将持续增加”,一起暗示“需求协调共同的全球应对办法”,提及在出产阶段采纳举动的可能性。
这相较于13日发布的暂时草案,相关联的内容有所增加。但是,欧盟、非洲及南美等地代表以为新增内容缺少详细办法、力度缺乏,对此表明激烈对立。别的,尽管批改草案部分康复了曾被暂时草案删去的有害化学物质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控相关联的内容,但仍然没有包括详细方针。
此前建议删去出产约束条款的马来西亚等国,也表达了对公约适用领域模糊不清以及向发展中国家供给资金帮助条款不明的不满。
巴尔迪维索曾将15日发布的批改草案定位为“推动平衡处理方案与促进共同的根底”。但草案中留有100多处表现不合的括号标示(表明未达到共同的文本),短期内底子没办法达到共同。关于未来的商洽组织,巴尔迪维索仅表明“择日再次举行INC会议”,但未泄漏详细时刻。(编译/刘洁秋)